第18屆美國獨立音樂獎美東時間4月28日公布得獎名單,台灣音樂人從全球73國上千件作品中獲得七大獎。包括台灣金屬樂團FUTURE AFTER A SECOND的《Invert》獲得最佳金屬單曲、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Skyline獲得最佳現場表演專輯、作曲家陳彥竹《四獸文明》獲得最佳電玩音樂專輯、浮現浩世樂團的專輯《時代》獲得最佳專輯包裝設計、葉豐堯拍攝火球祭音樂節獲得最佳現場演出攝影、獨立樂團美秀集團獲得最佳音樂行銷海報。此外,A-Flight團隊製作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局2019金鐘獎視覺短片《54金鐘》獲得最佳動畫短片。文化部駐紐約辦事處台北文化中心表示,台灣音樂人用作品傳遞台灣當代文化,展現音樂及設計的創作實力,這次在獨立音樂獎囊括七大獎項,是歷來得獎最多的一次。
台灣金屬樂團FUTURE AFTER A SECOND在2019年發行的首張專輯《OFIN》隨即獲得國際肯定,以「最佳金屬單曲」《Invert》榮獲最佳金屬歌曲,對樂團而言是最大的鼓舞,讓台灣不只是防疫能力,也以音樂站上世界舞台。歌曲採用Djent編曲創新手法以及科技元素,闡述台灣人面臨的國際環境與政治問題,唱出台灣人的聲音。
爵士樂團天際線融合樂團Skyline成軍於2003年,經常在大型爵士音樂節與 live house演出,音樂風格混種並結合台灣在地文化,秉持原創的爵士曲風。此次獲獎專輯《Symphojazz》融合古典交響及爵士,攜手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TSO POPS 與李哲藝老師共同打造。
在設計類獲獎的影像高手,用設計讓世界看到台灣,作品傳達理念也觸動不一樣的新感官。《浮現浩世樂團-時代》專輯包裝得獎的李政翰,用專輯呈現出黑暗過去與曙光未來,表達台灣從早期黑暗動盪轉變至今民主自由的社會變化,結合音樂與視覺設計,彰顯台灣創作理念的豐富多元。
美國獨立音樂獎(The Independent Music Awards, IMAs)1999年由音樂資源集團(Music Resource Group, MRG)於1999年創立,表揚全世界頂尖的硬地音樂及其產業專業人員,分為專輯、單曲、音樂製作人、設計、音樂影片等類別,有近百個獎項,是全球最多元跨界的音樂獎。從2000年開始接受報名以來,已舉辦18屆,是美國葛萊美獎之外,具有影響力的獨立音樂獎項。美國獨立音樂獎總監佛克曼(Martin Folkman)表示,世界此時更加需要聽到獨立創作者的音樂,雖因疫情取消年度頒獎典禮,將會把104位得獎者的作品,轉化為線上的視覺饗宴。